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家决定暂停我国内陆核电站建设,到目前已投资超百亿元的内陆核电项目均处于停滞状态。面对每年高额的财务费用,中广核的权宜之计是申请了项目设备的调配。
虽然外界对重启内陆核电站的呼声日渐高涨,但种种迹象显示,短期内,内陆核电站重启并不乐观。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给中广核的一则复函明确表示,“同意中广核将咸宁核电站主设备锻件及零部件转移至陆丰核电站的申请。”
据了解,中广核陆丰核电站是其旗下正在筹建的沿海核电站,而咸宁核电站则是与江西彭泽、湖南桃花江一起获得批文建设的内陆核电站之一。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家决定暂停我国内陆核电站建设,到目前已投资超百亿元的内陆核电项目均处于停滞状态。面对每年高额的财务费用,中广核的权宜之计是申请了项目设备的调配。
在业内专家看来,虽然此前业界呼吁国家重启内陆核电站的呼声不断,但中广核的这一举动无疑给业界传递出“内陆核电短期重启无望”的信号。
今年以来,面对我国多个地区遭受的严重雾霾侵袭,多个省市频频拉响了空气污染预警,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被认为是尽快治理雾霾的根本所在。
核电由于自身所具备的可以克服地域、气候等障碍,并能高质量、稳定地提供基本负荷等特点,在能源结构调整中被寄予厚望。多位专家在公开场合表示,应加大核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并再度重申内陆核电站应尽快重启。
“目前,在国内雾霾现象严重,能源结构中67%能源均来自煤力发电的情况下,下一步将调整我国能源结构,适当增加核电发电比重。”日前,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公开场合表示。
2012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11.4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8.2亿千瓦,占总装机量的71.7%;水电装机2.5亿千瓦,占21.9%;风电和核电分别装机0.6亿千瓦、0.1亿千瓦,分别占总装机的5.2%,0.9%。煤电全年消耗12亿吨标煤,约占了全煤炭生产消耗总量的一半,发电量约为3.9万亿千瓦。
针对我国能源发展现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也加入到力挺核电的队伍中。在他看来,煤炭过度地燃烧,必然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废气和可吸入颗粒物,严重地影响了环境保护,对人类健康生存造成危害。“这一现状将倒逼我国进行电力结构调整,我们要彻底关掉低效的小火电,以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的高效火电替代,同时应加快煤炭的清洁燃烧措施。”
他建议,在电力能源的结构中,应更多地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的核电,增加这一部分电力的比重,把煤炭的消耗降下来。同时,应尽快启动内陆核电。
“一直以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希望通过设法提高核电的安全性来增强人们对核电的信心,在核电堆型上,采用了非能动的冷却系统,即AP1000新堆型。”陆佑楣表示,目前专家们也在考虑改变核电站的布置形式,把反应堆置于地下(山体内),这样岩体可以增加一道抗辐射泄漏的屏障。而把核电站选在远离居民区的大山里,也可增加内陆核电站的站址资源。据了解,这一设想正在积极地研究和可行性论证中。
实际上,发展内陆核电的呼声早已有之。
2008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就开始了内陆核电建设有关课题研究;2012年,其又组织多位专家对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内容涉及内陆核电厂选址、用水、散热、辐射影响、严重事故后的环境风险和缓解措施等。
最后的课题研究表明:我国拟建内陆核电项目安全标准高,不会影响环境与公众健康,更不可能发生类似日本福岛的严重事故。
2013年6月,包括中国工程院在内的机构及相关组织的专家学者针对内陆核电建设的调研结果报至国务院等部门,力争加快内陆核电重启进程。
“内陆和沿海核电站在技术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因为选址不同,安排不同的技术准备而已。”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关于说核电安全问题,无论沿海还是内陆,要求都是要做到万无一失,具有相同严格的标准要求。
在他看来,从世界范围看,没有内陆核电站不安全的说法。美国、法国的核电站大多数是内陆核电站,韩国、日本因为没有内陆纵深只能在沿海建立核电站。“与别的国家相比,我国对于核电站的选址更严格,中国的内陆核电建设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决策问题。”
|